12月21日,在甘肅省積石山縣大河家鎮(zhèn)大寺廣場,甘肅省第二人民醫(yī)院心理救援隊隊員帶著孩子們做游戲。本報記者 劉宇航攝/光明圖片
“老師來啦,老師來啦!”
12月23日,幾位志愿者剛出現在帳篷前,一群五六歲的孩子馬上擁過來,將他們團團圍住。
這是發(fā)生在甘肅省積石山縣大河家鎮(zhèn)克新民村的臨時安置點的一幕。幾位心理援助志愿者此行的目的是通過面對面的方式,幫助孩子們正確處理已經出現或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。
“我們在走訪調查、評估后發(fā)現,部分受災群眾在地震后出現了心理應激反應。特別是孩子們,需要重點關注。”志愿者小隊成員、甘肅明睿心理援助紅十字志愿隊隊長季春暉告訴記者。
在游戲中驅散陰霾
孩子們抬頭看著“老師”,你一言我一語,充滿期待。“這幾天我們一起做過的游戲活動有貓抓老鼠、擊鼓傳花、唱歌、畫畫,甚至還有跳‘科目三’。”甘肅明睿心理援助紅十字志愿服務隊隊員賈菁霞告訴記者。
同一時間,來自寧夏寧安醫(yī)院的自治區(qū)紅十字會心理救援隊副隊長田濤,正帶著隊員,在幾公里外的另一個安置點和孩子們做著游戲。“特別是‘科目三’舞蹈和貓抓老鼠,孩子們很喜歡。”田濤說。
游戲療愈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療法。“和孩子一起做游戲,讓他們從中感覺到關愛,可以讓他們轉移注意力,忘卻害怕,宣泄壓力和情緒,驅散地震帶來的內心陰霾。”賈菁霞介紹。
“我們昨天帶著孩子畫畫。”賈菁霞告訴記者,畫畫不僅可以釋放情緒,還可以展現繪畫者的心理狀態(tài)。“孩子們畫畫時選擇的顏色,也是他們的心理顏色。比如,有些孩子內心比較壓抑或恐懼,可能會選擇偏冷或偏暗的顏色。我們這個安置點的孩子,選擇的顏色主要是紅色、綠色,畫的都是家鄉(xiāng)的房子、綠樹、花朵和太陽,說明他們現在的心理狀況還不錯。”
不過,前些天孩子們的情況并不像現在這樣樂觀。
“剛開始做游戲時,很多孩子在帳篷里不愿出來。”田濤說,地震初期,孩子們還處于急性應激反應期,出現麻木、緊張、恐懼等狀況。于是,他們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輔導干預。通過和孩子建立信任關系,讓他們邁出帳篷,參與活動,最終在游戲中得到進一步的療愈。在這個過程中,他們還會不斷觀察孩子的變化,及時調整干預措施。
對于這些天陪伴、幫助自己驅散陰霾的志愿者們,孩子們用上了自己最尊敬的稱謂——“老師”。
不被打擾的一對一交流
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適合游戲療愈,14歲的楊小娟(化名)便是如此。地震發(fā)生時,住在學校的她剛和同學跑出大門,身后的宿舍就轟然倒塌,她癱坐在地上,幾乎動彈不得。直到今天,她仍未走出那天的陰影。
“我們發(fā)現,通過游戲活動,孩子們的心理狀況改善比較明顯,特別是12歲以下兒童。但是一些12到18歲的青少年對外界的感知更加豐富細膩,心理上的傷害也更難撫平。”季春暉說,對楊小娟的心理輔導,需要盡量避開周圍的干擾因素,“有別人在場,她不自在,很難敞開心扉”。
她支開楊小娟的父母,在帳篷里和楊小娟一起待了半個小時。在季春暉提議下,兩個人走出了帳篷,一起走到野外,邊走邊聊;貋淼穆飞希瑮钚【甑哪樕昧艘恍。
季春暉告訴記者,接下來他們打算對一些特殊群體,比如心理創(chuàng)傷比較大的人,加強一對一心理輔導,特別是對那些在地震中失去親人的受災群眾,著重進行哀傷輔導。
“一些青少年不大愿意面對太多的人,他們更適應和我們一對一地進行交流。”季春暉說,這幾天的心理援助經歷讓她更清晰地意識到,要尊重每一個人的心理感受,不同的人在面對災難的時候,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。
與受災群眾共渡心理難關
目前,來自甘肅省內乃至全國的眾多專業(yè)人員,正以多種方式,參與到積石山震區(qū)的心理援助工作當中。
甘肅省心理咨詢志愿服務隊已向全省1400余名心理志愿者發(fā)出為受災群眾提供心理救援服務的倡議;甘肅省第二人民醫(yī)院平安甘肅心理危機干預與研究中心心理救援隊奔赴受災最嚴重的4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開展心理援助;甘肅省青年志愿者協(xié)會直屬服務隊愛心驛站搭建“共青團日間照護站”,為災區(qū)孩子提供趣味課堂和心理疏導等服務;西北師范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臺的59名督導師和500名熱線員隨時在線,守護災區(qū)人民心理健康……
“根據國際上的科學評測,經歷災害等大的危機后,15%~20%的人會遭受心理創(chuàng)傷。大部分人能恢復心理健康,甚至由危轉機獲得成長。”西北師范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臺總負責人吳博說。
“恢復心理健康并獲得成長,有一個前提,那就是遭受危機后能很快獲得社會聯系和社會支持。”吳博說,要讓他們感受到,在遭受災難后,自己不是完全孤立的,沒有陷入黑暗當中。
做了15年心理咨詢工作的季春暉,在積石山震區(qū)經歷人生中第一次地震心理救援后,對自己選擇的專業(yè)有了更深的感觸和體悟。“昨天有幾個孩子跑到我跟前說‘抱抱我’,我當時感覺既溫暖又心疼。”她說。
當他們結束此次心理援助服務準備離開時,孩子們又圍了過來。
“老師,您明天還來嗎?”
“來!”這不僅是他們,也是各地心理援助工作者的回答。
(責任編輯:華康)